有机肥造粒后的质量检测,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、保障施用效果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,需围绕物理性状、化学指标、生物安全性、施用适用性四大维度展开,覆盖从颗粒外观到内在成分的全方面验证。以下是具体检测项目、方法及判定标准(参考《有机肥料》GB/T 19524.1-2021 标准):
物理性状检测:判断颗粒稳定性与使用便利性
物理性状直接影响有机肥的储存、运输及田间施用(如是否易破碎、是否均匀撒施),核心检测 3 项指标:
1. 颗粒外观与均匀度
- 检测目的:判断颗粒是否成形、有无杂质,粒径是否符合生产要求。
- 检测方法:
- 判定标准:
2. 颗粒抗压强度
- 检测目的:判断颗粒在储存、运输中是否易破碎(抗压强度过低会导致粉尘多,影响施用)。
- 检测方法:
- 判定标准:
3. 含水率
- 检测目的:含水率过高易导致颗粒吸潮结块、霉变;过低则颗粒易碎,同时影响有机质稳定性。
- 检测方法:采用 “烘箱干燥法”(GB/T 19524.1-2021 规定方法):
- 判定标准:有机肥颗粒含水率需≤30%(实际生产中为便于储存,通常控制在 8%-15%,此时颗粒不吸潮、不结块)。